您当前的位置:股票 > 财经资讯 > 财经频道

这些投资策略相信一定有你不知道的,七种操作最容易错失牛股

2024-06-15 23:17:50 来源: 作者: admin888
分享到
关注牛市通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牛市通网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牛市通网在线客服

这些投资策略相信一定有你不知道的,七种操作最容易错失牛股

这些投资策略 相信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在索罗斯的投资策略中,一直很关注的是市场中的相互反馈机制,因为市场是一个集合体,它聚集了来自各种人的观点,这些人的举动和想法才最终推动了市场价格的变化和波动,所以我们在投资的时候除了关注到公司的基本面之外,还应该着重关注的是别人可能采取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其中,亚马逊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公司表现一直很平常,但是市场对其抱以很大的预期和希望,因此使得公司的股价得以维持在很高的价位并且一直都能够不断上升。

同时我们也要理解现实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它是不会随着我们主观认识的变化而改变的,无论我们的想法是什么,都不会改变这样客观存在的现实;而另一种则是主观现实,这是随着我们的认识和想法而在不断变化的,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两种情况的存在,才能够很好地投资。

总之,让反思评价和反馈机制研究成为你探寻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吧,这将能够使你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行。不仅这能够让你发现好的交易机会,同时还能够让你明白到理论价格和真实价格之间的差距所在,有助于培养一个成熟的投资心态。

本文通过展示不同的投资策略,看看你们在投资的路上时候时候选对了投资策略。本文虽有些晦涩难懂,但是认真读下去你就会发现那些不常见的投资策略原来也是你投资路上的宝典。

以下:

“我一直以来自己建立好的概念框架,能够使我预见到危机的发生,并且在危机真正发生的时候能够正确处理它。同时因为建立了这样良好的思考框架,也使我相比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能够更好地解释和预测大事件。这样的框架建立使得我改变了对于自己的评价和许多其他人的评价。我认为这不再只是个人的事,它应该被认真对待,作为对我们对现实的理解的一个可能的贡献。”以上这段话来自于乔治?索罗斯,一个在投资领域被奉为传奇式的人物。

索罗斯在以上这段言论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投资中的反思,以及市场中不同想法间的碰撞。首先这里我们应该要了解的是,反馈性到底是什么,我想它影响市场表现的途径,是我们很多投资者都应该学会领会的规律,因为只有弄清楚反馈机制,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中的交易机制,并且告诉我们在别人做出某一步时,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应对措施。

这里我们应该理解的是,现实究竟是什么,我觉得现实应该分为两种,一个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另一个则是主观认为的现实。

具体的说来,客观存在的事实,就是那些无论我们主观是怎么思考的,都不会影响到其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它更具有的是一种稳定性。比如这里我举个很好理解的例子,如果我说外面下雪,实际上外面确实是在下雪的,那么下雪这件事就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外面会下雪,不是因为我说了它在下雪而下的,我可以说是晴天,但这不会使天气变得阳光明媚,它仍然会下雪。所以下雪这个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因我的主观评论而发生任何的改变。

另一方面,主观现实则是受参与者的影响。金融市场就属于这一类。由于完美的信息是不存在(即,我们不能预测未来,我们也永远不会知道在下一个时间点市场会发生什么),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判断就是基于现在所拥有的事实信息,来衡量资产(股票,期货,期 权等)的价值。

正是因为我们的集体思维,使得股票市场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和反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生产了最后的赢家和输家。这意味着我们的思考影响了现实本身。而这一现实反过来又影响着我们的思考。

很多人已经感到很困惑,难以明白我所说的话了吗?可能有点哲学层面上的模糊,不过大家耐心跟着我的思路来,其实这个理解起来并不困难的。

这里举科技股亚马逊(Nasdaq:AMZN)为例。我们知道这家公司的收入表现其实一直都不是很突出,尤其是我们考虑到市场对这家公司的定价时更能够看到这一点。但是事实却是,尽管这样,股票的价格却在市场上继续飙升。之所以会这样,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相信这家公司会上涨,并且愿意为这家公司的股票付出这样一个高昂的价格。这些信念可能是,总有一天这家公司能够赚取到成吨成吨的金钱,因为这是一家高创新性的公司,同时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也有各种各样收入获取的手段,只要它想要赚取收益,就能够做到。或者仅仅是因为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已经连续上升了很多年,人们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公司的股价仍然可以继续上升,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能够给投资者带来不菲的收益。不管市场是怎么来想这家公司的,结果就是公司的股价在不断地上升,并且是优点脱离公司基本面的上升中。但是,人们的想法本身造就了这样一个事实。

事实上它可能是很多原因共同造成的结果,使得投资者继续涌入这样一个无利可图的公司。但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积极的信念直接影响了亚马逊的主观现实。同样地,亚马逊的基本面也可以被投资者信念的所正面影响,下面就是几个因为信念而可以给亚马逊公司带来的好处:

高股价使得公司获得更便宜的融资成本,吸引特殊人才,这反过来又导致公司业绩的进一步上涨;

当使用股票期权作为员工薪酬的很大一部分时,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的薪酬成本;

当市场给予这家公司的预期与盈利能力相关度不高时,使得公司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竞争地位,抢占市场份额。

不难想象,如果市场中的投资者对于亚马逊公司所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态度的话,比如比较消极的态度,那么这家公司的股价表现或者公司本身的业绩表现可能和现在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版本。就像很多其它企业一样,这家公司将可能被迫不得不去关注自身的盈利情况,而这将会导致公司无法获得像现在这样的高成长性。又或者它一直难以扩张自身的经营规模。总之当公司受到了很多市场方面的约束时,表现往往是不好的。而亚马逊幸运地获得了来自市场方面的信心,因此在很多时候,它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且不用过于急于用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是很多其它公司所羡慕不来的。

因此,因为市场是个大的反馈机制组成的,因而,我们对于市场的想法就能够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市场本身的表现。正是这样的反馈机制的存在,使得市场能够形成一定的循环规律,这也就使得股票价格等等可能会与公司本身的情况出现短暂性的偏差。

在这一点上,索罗斯是这么说的:

“金融市场,远远不能准确地反映所有可用的知识,总是提供一个扭曲的现实观。这是原则的缺陷。失真的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有时它是相当微不足道的,在其他时候,它是相当明显。

每一个泡沫都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基本的趋势,这是与现实直接相关的部分,而另一种则是与这种趋势有关的误解。当在趋势和误解两个方面都形成了很好的正反馈,那么市场很有可能会热情高涨,并且迎来一次很大的上涨。当然,这样的趋势和误解也会被各种负面的消息所干扰,但是如果这样的正反馈力量能够坚持住,并且挺过这些负面消息的干扰,那么泡沫中的正反馈将会变得更加的强大,并且形成一个更加坚固的正反馈泡沫。”

索罗斯所说的这些,总结来看不过是市场在不断的背离现实意义的状态,价格永远是错的。有时候,这种差异是微乎其微的,几乎不可察觉的。其他很多时候这种分歧是很大的。这些都是繁荣和萧条的过程。正是这些大的分歧,我们作为投资者想寻找其中的机会,因为那里有利可图。你需要学习的是如何识别一个强大的反馈循环的主题,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反馈循环。

索罗斯再次强调:

“在估值的行为中通常涉及一些错误。最常见的错误是投资者很有可能没有认识到,所谓的根本价值不是真的独立的估价行为。例如每股收益增长可以通过收购产生,也可以是在国际贷款热潮中产生的,因为银行的贷款活动有助于提高债务比率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使得公司的每股收益有所上升。”

让反思评价和反馈机制研究成为你探寻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吧,这将能够使你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行。不仅这能够让你发现好的交易机会,同时还能够让你明白到理论价格和真实价格之间的差距所在,有助于培养一个成熟的投资心态。

补充:行为金融理论概述

传统金融理论在以“理性人”和有效市场为其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它承袭了经济学“理性范式”的研究思路,取得了重大成功。

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它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悖论,如“股权风险溢价难题”、“羊群效应”、“阿莱斯悖论”等。传统的“理性人”假定已经无法解释现实人的经济生活与行为,预期效用理论也遭到怀疑。虽然部分经济学家开始修补经典理论,修改效用函数、技术和市场信息结构等,但迄今为止没有满意的答案。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对投资者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一定的成功。

有效市场理论及相对应的行为金融理论

EMH理论奠基于三个逐渐放松的假定之上。首先,投资者被认为是理性的,所以他们能对证券做出合理的价值评估;其次,在某种程度上某些投资者并非理性,但由于他们之间的证券交易是随机进行的,所以他们的非理性会相互抵消,所以证券价格并不会受到影响;最后,在某些情况下,非理性的投资者会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们在市场中会遇到理性的套利者,后者会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

EMH理论的三个逐渐放松的假定在迎接行为金融学的挑战时构筑了三道防线,当行为金融学突破前两道防线进而触及第三道防线时,EMH理论以“套利是保持市场有效性的关键力量”的命题驻守,行为金融学质疑套利对于维持市场有效性的能力,“有限套利”的概念得以提出。

第一道防线

EMH理论: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能确定出每种证券的的基本价值(fundamental value),即证券未来的现金收入流量(cash flow)经风险折合调整后的净现值。当信息发生变化时,投资者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使证券价格随新的现金收入流量净现值变动调整到相应水平。行为金融学:将一般大众特别是投资者假定为一直是完全理性是令人难以信服的。许多投资者经常依据“噪音(noise)(费舍尔.布莱克Fisher Black,1986)”而非相关的信息做出买卖决策。他们易受金融专家建议的左右,不会分散投资,经常自以为是地进行买卖并且频繁地变换手中的证券组合,并非像有效市场理论认定的那样,作为一般的信息缺乏者,采取被动的交易策略。

第二道防线

EMH理论:在很多情况下,尽管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市场仍然是有效的,因为非理性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交易是随机进行的。当这种类型的投资者大量存在且他们的交易策略相互独立时,他们之间的交易很可能会相互抵消掉他们的错误。在这种市场中,尽管非理性投资者相互之间的交易量非常大,但证券价格却一直保持在基本价值附近。

行为金融学:人们并不只是偶然偏离理性,而是经常以同样方式偏离。入市不深的投资者在多数情况下是按照自己的投资理念来买卖股票,他们的买卖行为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他们之间的交易也并非随机进行,而是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大家都去买或卖相同的股票。

更为重要的是,个人投资者并非唯一在投资策略方面不符合理性要求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绝大部分资金是由代表个人和公司理财的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的职业管理人来掌管。这些管理人员也是普通人,影响个人投资者的偏见同样会影响他们。

第三道防线

EMH理论:即使投资者的交易策略是相关的,市场有效的结论仍能成立。如果有一种证券的价格由于被入市不深或非理性的投资者相互关联的抢购“哄抬”已经超过基本价值,聪明的投资者或套利者将卖出甚至卖空这种高价证券,同时买进本质相似的其他证券进行风险对冲。

如果能找到这种可替换的证券,套利者又能对之进行买卖,高估(overprice)的证券价格便会回复到基本价值。更进一步讲,由于非理性投资者买进价格高估的证券而放弃价格低估的证券,他们所获收益要低于其他采用被动策略的投资者(passive investor)或套利者。相对于他们的同类来讲,缺乏理性的投资者总在亏钱(lose money)。随着财产一天天减少,他们最终会从市场中消失。

行为金融学:套利是有限的,套利对价格回复到基本价值水平仅发挥有限的作用。

套利是有限的

套利受市场不能提供完全替代品的限制:

套利机制的作用是否有效的关键是要找到能完成套利的证券替代品。为了回避风险,套利者在卖出或卖空(SellShort)价格高估的证券的同时,必须能买进同样或相似且价格没有高估的替代证券。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市场并不能提供这种合适的替代证券,大量的证券没有替代组合,所以即使由于某种原因证券的价格出现偏差,套利者也无法进行无风险的对冲交易。

而且,即使在本质上可以完全替代的证券,比如说,在任何条件下都支付同样红利收益的两种证券,按照套利者以一种证券可以毫不保留地转化为另一种证券的要求,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替代。

套利受噪音交易者风险的限制

当噪音交易者造成证券价格偏差后,套利者是否能消除这种偏差,还要看他们有无能力击败噪音交易者。由于噪音交易者心态的变化不可预期,所以一种风险就可能存在:如果噪音交易者对某种证券的前景缺乏信心,证券的价格已经被压低到低于基本价值,套利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之前就不得不考虑到,在不久的将来,噪音交易者可能会由于更悲观而使价格进一步走低。

如果套利者在价格回到正常以前必须平仓,他不可避免地要遭受损失。套利者如果对此心存疑虑,他在开始选择套利头寸的大小时就会受到限制。同样,如果在噪音交易者强烈看好后市,价格上涨,套利者卖空资产时也必须考虑到:噪音交易者明天可能会更加乐观,价格会进一步走高。有鉴于此,套利者就必须为应付将来回补他的仓位时面临的风险留足流动性头寸。

套利受时间的限制

时间跨度越长,套利者越主动,越有可能把资产的价格保持在基本价值附近,市场也就越有效率。相对于噪音交易者的错误估价来说,套利者持有证券的时间如果长于前者维持错误心态的时间,市场还可以在套利者的控制之下,如果短于这一时间,套利者将受制于噪音交易者的错误。

套利受出资人的限制

套利者所用的资本金并非完全是自有资金。更为普遍的现象是,套利由少数具有高超专业技能的职业投资家吸收外部资本而以其专业知识进行管理。这种出资与管理相分离的模式便引发了委托代理问题。作为出资人,他们不可能去了解套利者的具体操作思路与过程,他只能根据套利者过去的收益情况来理性选择投资还好是撤资。如果业绩不佳,套利者的资金来源就可能受到限制,甚至还会面临被撤资的危险。但当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也就是获利机会最好的时候,套利者的资金却受到最严格的限制,因为这时正是其经营业绩最差的时候,而出资人只看到目前暂时的浮亏,而拒绝进一步出资甚至反而撤资,根本不管这时其实是套利者最佳的套利机会。由于套利者预见到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其在一开始就会减小对价格偏差证券的攻击力度。

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效应

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经确认了两类普遍存在的现象: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和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是指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一般是三到十二个月),证券价格对关于公司盈利公告之类的消息反应迟钝。如果是利好消息,在最初作出同向反应后还会逐渐上移至应有水平;如果是利空消息,在最初作出逆向反应后还会逐渐下移至应有水平。而反应过度是指在三到五年的较长的时间间隔内,证券价格会对一直指向同一方向的信息有强烈的过头反应。已有长期利好消息的证券往往会被价格高估,相反利空消息不断的证券往往会被价格低估,但最终价格都会回到平均价值上。

针对上述现象,学者们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至今仍然很有争议。其中一种解释就是认为是投资者心理的影响,学者们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投资者行为模型,对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模型分别是BSV模型、DHS模型和HS模型。

(一)BSV模型(Barberis,Shleffer,andVishny,1998)

BSV模型认为,人们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两种错误范式:其一是选择性偏差(representativebias),即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数据的变化模式,而对产生这些数据的总体特征重视不够,这种偏差导致股价对收益变化的反映不足(under-reaction)。另一种是保守性偏差(conservation),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自己的预测模型,导致股价过度反应(over-reaction)。BSV模型是从这两种偏差出发,解释投资者决策模型如何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变化偏离效率市场假说的。

(二)DHS模型(Daniel,HirsheiferandSubramanyam,1998)

该模型将投资者分为有信息和无信息两类。无信息的投资者不存在判断偏差,有信息的投资者存在着过度自信和有偏的自我归因(serf-contribution)。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自己对股票价值判断的准确性;有偏的自我归因则使他们低估关于股票价值的公开信号。

随着公共信息最终战胜行为偏差,对个人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就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连续性和长期反转。所以Fama(1998)认为DHS模型和BSV模型虽然建立在不同的行为前提基础上,但二者的结论是相似的。

(三)HS模型(HongandStein,1999)又称统一理论模型(unifiedtheorymodel)

统一理论模型区别于BSV和DHS模型之处在于:它把研究重点放在不同作用者的作用机制上,而不是作用者的认知偏差方面。该模型把作用者分为“观察消息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类。观察消息者根据获得的关于未来价值的信息进行预测,其局限是完全不依赖于当前或过去的价格;“动量交易者”则完全依赖于过去的价格变化,其局限是他们的预测必须是过去价格历史的简单函数,在上述假设下,该模型将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统一归结为关于基本价值信息的逐渐扩散,而不包括其他的对投资者情感刺激和流动性交易的需要。模型认为最初由于“观察消息者”对私人信息反应不足的倾向,使得“动量交易者”力图通过套期策略来利用这一点,而这样做的结果恰好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反应。

我们可以选择的交易策略

正反馈交易策略

投资过程反应了投资者的心理过程,由于认知偏差、情绪偏差等各种偏差的存在,最终导致不同资产的定价偏差,而资产定价偏差就会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这种资产的认识与判断,这一过程就是“反馈机制”(feed-back)。利用反馈机制制定交易策略就是正反馈交易策略(positivefeedbackstrategy)。简单的说,就是指人们在价格升高时买进,价格下跌时卖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追涨杀跌。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价格包含了所有的信息,这样投资者根据过去价格做投资策略是不理性的行为。因此,根据有效市场假说,正反馈交易行为是不理性的。对于广泛存在的正反馈策略现象,行为金融学给出了以下一些解释。

(一)一些投资者认为,市场参与者完全消化新信息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市场价格完全包含所有信息也需要一段时间,消息灵通者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获利。

(二)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反馈机制是建立在自适应预期基础上的,即发生反馈是由于过去的价格上涨产生了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或由于价格的上涨使投资者的信心增加。价格持续上涨会刺激投资者的乐观情绪,而价格下跌则会加重他们的悲观情绪。

(三)羊群行为。价格持续上涨或下跌有时会导致大量投资者的买入或卖出,这种现象可能归因于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由于搜寻的信息的成本属性使得投资者投资决策时不可能根据所有信息,只能是搜寻到自认为适合的时候就作出决策。当价格持续上涨时,若市场上一部分人认为是好的投资机会,那他们就会进入,而另外一部分人看见这些人进入会认为他们可能有新信息,加上搜寻信息的成本会使得他们在信息很少时仅仅以来别人的投资行为就决定进入,这样就形成了羊群效应,最后导致价格的偏离。

(四)套利者的炒作。一些消息灵通的套利者会在重仓持有资产后大肆炒作,并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噪音交易者的需求,影响人们对价格的预期。

(五)制度因素。一些人认为一些制度因素导致了人们在价格上涨时大量买入和价格下跌时大量卖出的现象。例如,规定价格上下限、强制平仓制度、对购买证券组合的买者提供保险等。

正反馈交易策略可能对一些投资者来说是理性的行为,但在市场势力操纵或是羊群行为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价格泡沫,影响价格的稳定和市场的稳定,严重时还会影响国家的稳定。历史上价格泡沫事件是很多的,著名的有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热潮、18世纪的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英国第一次铁路风潮以及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等。这些泡沫事件破灭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不仅给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而且往往给政治也造成强烈的负面效应。

成本平均策略

在金融市场上广为人知的投资策略是“低买高卖”,它是个简单的概念,但实际运用却很困难,因为时机的把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成本平均策略忽视对于市场时机的把握,它可以帮助投资者避免在股市高涨时投资过多,而在股市走低时投资过少。

成本平均策略就是每一期都投资一个固定的金额,即投资总额的平均数,而不考虑市场的波动状况。具体含义见下表:假设你计划每年投资2400美元,为降低购买时刻股价高启的风险,你决定每一季度投资600美元。在价格走高时,每一固定金额只能买得较少股份的股票;而在低位时,能得到较多股份的股票。这一连续型投资策略,能够平滑股市的波动对投资者的影响。

成本平均策略有以下几种优点:一、鼓励投资者坚持其投资计划;二、消除投资者对市场正常性波动的不必要的担忧;三、使投资者具备不断在市场投资的能力从而不会错过有利的投资机会。虽然,成本平均策略消除了投资时对时机的猜度,但它并不能提供一定可获利的保证,也无法避免在市场普遍走低时的损失的发生。

短期动量交易策略与长期反转交易策略

(一)DeBondt和Thaler最初提出的反向交易策略。他们将公司股票按照股价表现进行分类,将前3年内股票累积收益排在前几位的公司构造成为“赢者组合”,将同一时期内累积收益排在最末几位的公司构造成“输者组合”,然后在1933至1985年这段时间内比较“输者组合”与“赢者组合”在构造后5年内的收益,结果发现“输者组合”在形成期后表现出很高的收益,而“赢者组合”则表现出较低的收益。

由此形成的反转策略认为,买入过去的“输者组合”,卖出过去的“赢者组合”,这种方法每年可获得大约8%的超常收益(DeBondtandThaler,1985)。尽管这个发现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这种超常收益的源泉却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这个超常收益可能是幻觉,是方法和度量误差的产物(Merton,1987);也有学者认为,这个超常收益可能是真实的,但是它是随时间变化的风险的理性补偿(Fama,1991);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这个超常收益来自于投资者的反应过度(DeBondtandThaler,1985)。

(二)Jegadeesh和Titman提出了动量交易策略。他们实证证明,美国股市上确实存在动量利润,而非数据采样偏差、系统性风险或股价对基本因素的延迟反应所致。他们通过对美国股票市场收益情况的考察发现,个股的价格走势在过去3-12个月内的价格趋向于在今后的6个月内表现出相同方向的走势(短期连续性)。由此形成的动量交易策略认为,买入前期有高收益的股票,同时卖出前面同期较低收益的股票,能够获得超常收益。关于这种策略的大量研究表明:一、价格的动量交易策略是有利可图的(动量利润是存在的)。二、这种超常收益与价格对企业收入突变的缓慢调整相关。三、分析师们的盈利预测是缓慢调整的。这些特点表明市场对信息(特别是公司收入信息)是反应不足的。

(三)Rouwenhorst选取了1980-1995年12个欧洲国家的股票市场作为样本对象,通过研究国际市场上的分散投资组合的收益发现,过去的赢者组合比输者组合的月收益率高出约1%,由此得出动量交易策略同样适用于国际市场。

(四)行为模型认为反应不足导致股票收益的短期连续性和反应过度导致长期反转。HS(HarrisHong,JeremyC.Stein,1997)提出了一个两类有限理性行为人的市场模型“消息观察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都只能“处理”所有公开信息中的一个子集。消息观察者基于他们私自观测到的关于未来基本情况的信号来做出预测。他们的局限性是他们不能根据当前和过去价格的信息进行预测。

动量交易者正好相反,他们可以根据过去价格变化做出预测,但是他们的预测是过去价格的简单函数。HS模型把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归结统一为消息的逐渐扩散。信息在投资者当中逐步扩散,价格在短期内存在反应不足。这种反应不足意味着动量交易者可以从“追涨杀跌”中渔利。

七种操作最容易错失牛股

随便抓一个小散,问他买过啥大牛股,估计90%概率得到的答案都是:咳,别提了!我也曾经在价位买过,可惜没抱住,在价位就被庄家洗出来了,虽然赚了8%,但要是抱到现在,简直发了!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在历史的地板上或中段平台中错杀曾经拥有的大牛呢?

1、小富即安

我已经赚了不少了,大盘不好,赚点钱不容易,俺其他的股都套着呢。这股看起来图形像个头部,不知啥时候庄家会出货就会暴跌呢,还是落袋为安吧,再说舱位也太重了,下跌趋势不能满仓。

常见结果:没买的相对低位的还在继续跌,卖掉了的获利的经过一段横盘调整又创新高。

2、见利忘义

大盘涨这股压根不涨,急死人。虽然闽发很多牛人都说这个股至少还有50%的空间,但这种走法不知猴年马月才启动;当初N选一,不幸选了这个烂股,要是买了那几个,早就%赚到手了!早一天觉悟早一天受益,卖掉!换股!

常见结果:一卖就启动,好像庄家就等着俺这200股卖给他似的。

3、移情别恋

我看上更好的暴牛了!这股涨得不够快,换成股估计N天就能赚N%,大不了回头再换回来,肯定合算的多!

常见结果:追高买进的股当天涨停,第二天高开5%,明天肯定还有更高,这次换股不错!怎么?出利空了?靠,跌停开盘,套住了!靠,卖掉的启动了!!!

4、波段套利

大盘涨了这么多,肯定要调整,至少是个短期头部,卖出做个差价!

常见结果:卖点还不错,套利空间也出来了,觉得还要跌点,等价位再补;看,大盘反弹了它还不动吧,没调整好呢;嗯?怎么一开盘就拉起来了?一点反应时间也不给俺啊。追不追呢?算了,再找一个吧。

5、错估形式

两根大阳了,肯定要调整的,先卖了再说。

常见结果:靠,还涨!真没天理!

6、技术交易

俺是根据技术指标来找买点和卖点的,没去分析它的基本面,搞不清会涨到多少,其实这个波段做得挺不错的。

常见结果:不用多说了吧。

7、恐惧心理

俺是中线投资者,虽然很多老大看好这个股,但也有很多牛人反对;这股市赢率本来就不低,去年业绩还下降了,看年报十大股东基金也减仓了,目前价位有高估嫌疑,俺还是卖出比较稳妥。

常见结果:反正散户做的决定都是错。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

责任编辑:admin888 标签:这些投资策略相信一定有你不知道的,七种操作最容易错失牛股
广告

热门搜索

相关文章

广告
牛市通网 |财经频道

这些投资策略相信一定有你不知道的,七种操作最容易错失牛股

admin888

|

这些投资策略相信一定有你不知道的,七种操作最容易错失牛股

这些投资策略 相信一定有你不知道的

在索罗斯的投资策略中,一直很关注的是市场中的相互反馈机制,因为市场是一个集合体,它聚集了来自各种人的观点,这些人的举动和想法才最终推动了市场价格的变化和波动,所以我们在投资的时候除了关注到公司的基本面之外,还应该着重关注的是别人可能采取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其中,亚马逊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虽然公司表现一直很平常,但是市场对其抱以很大的预期和希望,因此使得公司的股价得以维持在很高的价位并且一直都能够不断上升。

同时我们也要理解现实的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它是不会随着我们主观认识的变化而改变的,无论我们的想法是什么,都不会改变这样客观存在的现实;而另一种则是主观现实,这是随着我们的认识和想法而在不断变化的,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两种情况的存在,才能够很好地投资。

总之,让反思评价和反馈机制研究成为你探寻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吧,这将能够使你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行。不仅这能够让你发现好的交易机会,同时还能够让你明白到理论价格和真实价格之间的差距所在,有助于培养一个成熟的投资心态。

本文通过展示不同的投资策略,看看你们在投资的路上时候时候选对了投资策略。本文虽有些晦涩难懂,但是认真读下去你就会发现那些不常见的投资策略原来也是你投资路上的宝典。

以下:

“我一直以来自己建立好的概念框架,能够使我预见到危机的发生,并且在危机真正发生的时候能够正确处理它。同时因为建立了这样良好的思考框架,也使我相比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能够更好地解释和预测大事件。这样的框架建立使得我改变了对于自己的评价和许多其他人的评价。我认为这不再只是个人的事,它应该被认真对待,作为对我们对现实的理解的一个可能的贡献。”以上这段话来自于乔治?索罗斯,一个在投资领域被奉为传奇式的人物。

索罗斯在以上这段言论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就是投资中的反思,以及市场中不同想法间的碰撞。首先这里我们应该要了解的是,反馈性到底是什么,我想它影响市场表现的途径,是我们很多投资者都应该学会领会的规律,因为只有弄清楚反馈机制,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市场中的交易机制,并且告诉我们在别人做出某一步时,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应对措施。

这里我们应该理解的是,现实究竟是什么,我觉得现实应该分为两种,一个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情况,另一个则是主观认为的现实。

具体的说来,客观存在的事实,就是那些无论我们主观是怎么思考的,都不会影响到其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它更具有的是一种稳定性。比如这里我举个很好理解的例子,如果我说外面下雪,实际上外面确实是在下雪的,那么下雪这件事就是一个客观的事实。外面会下雪,不是因为我说了它在下雪而下的,我可以说是晴天,但这不会使天气变得阳光明媚,它仍然会下雪。所以下雪这个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因我的主观评论而发生任何的改变。

另一方面,主观现实则是受参与者的影响。金融市场就属于这一类。由于完美的信息是不存在(即,我们不能预测未来,我们也永远不会知道在下一个时间点市场会发生什么),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判断就是基于现在所拥有的事实信息,来衡量资产(股票,期货,期 权等)的价值。

正是因为我们的集体思维,使得股票市场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和反复,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生产了最后的赢家和输家。这意味着我们的思考影响了现实本身。而这一现实反过来又影响着我们的思考。

很多人已经感到很困惑,难以明白我所说的话了吗?可能有点哲学层面上的模糊,不过大家耐心跟着我的思路来,其实这个理解起来并不困难的。

这里举科技股亚马逊(Nasdaq:AMZN)为例。我们知道这家公司的收入表现其实一直都不是很突出,尤其是我们考虑到市场对这家公司的定价时更能够看到这一点。但是事实却是,尽管这样,股票的价格却在市场上继续飙升。之所以会这样,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相信这家公司会上涨,并且愿意为这家公司的股票付出这样一个高昂的价格。这些信念可能是,总有一天这家公司能够赚取到成吨成吨的金钱,因为这是一家高创新性的公司,同时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也有各种各样收入获取的手段,只要它想要赚取收益,就能够做到。或者仅仅是因为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已经连续上升了很多年,人们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公司的股价仍然可以继续上升,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能够给投资者带来不菲的收益。不管市场是怎么来想这家公司的,结果就是公司的股价在不断地上升,并且是优点脱离公司基本面的上升中。但是,人们的想法本身造就了这样一个事实。

事实上它可能是很多原因共同造成的结果,使得投资者继续涌入这样一个无利可图的公司。但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积极的信念直接影响了亚马逊的主观现实。同样地,亚马逊的基本面也可以被投资者信念的所正面影响,下面就是几个因为信念而可以给亚马逊公司带来的好处:

高股价使得公司获得更便宜的融资成本,吸引特殊人才,这反过来又导致公司业绩的进一步上涨;

当使用股票期权作为员工薪酬的很大一部分时,可以有效降低公司的薪酬成本;

当市场给予这家公司的预期与盈利能力相关度不高时,使得公司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竞争地位,抢占市场份额。

不难想象,如果市场中的投资者对于亚马逊公司所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态度的话,比如比较消极的态度,那么这家公司的股价表现或者公司本身的业绩表现可能和现在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版本。就像很多其它企业一样,这家公司将可能被迫不得不去关注自身的盈利情况,而这将会导致公司无法获得像现在这样的高成长性。又或者它一直难以扩张自身的经营规模。总之当公司受到了很多市场方面的约束时,表现往往是不好的。而亚马逊幸运地获得了来自市场方面的信心,因此在很多时候,它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且不用过于急于用业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是很多其它公司所羡慕不来的。

因此,因为市场是个大的反馈机制组成的,因而,我们对于市场的想法就能够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市场本身的表现。正是这样的反馈机制的存在,使得市场能够形成一定的循环规律,这也就使得股票价格等等可能会与公司本身的情况出现短暂性的偏差。

在这一点上,索罗斯是这么说的:

“金融市场,远远不能准确地反映所有可用的知识,总是提供一个扭曲的现实观。这是原则的缺陷。失真的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有时它是相当微不足道的,在其他时候,它是相当明显。

每一个泡沫都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基本的趋势,这是与现实直接相关的部分,而另一种则是与这种趋势有关的误解。当在趋势和误解两个方面都形成了很好的正反馈,那么市场很有可能会热情高涨,并且迎来一次很大的上涨。当然,这样的趋势和误解也会被各种负面的消息所干扰,但是如果这样的正反馈力量能够坚持住,并且挺过这些负面消息的干扰,那么泡沫中的正反馈将会变得更加的强大,并且形成一个更加坚固的正反馈泡沫。”

索罗斯所说的这些,总结来看不过是市场在不断的背离现实意义的状态,价格永远是错的。有时候,这种差异是微乎其微的,几乎不可察觉的。其他很多时候这种分歧是很大的。这些都是繁荣和萧条的过程。正是这些大的分歧,我们作为投资者想寻找其中的机会,因为那里有利可图。你需要学习的是如何识别一个强大的反馈循环的主题,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反馈循环。

索罗斯再次强调:

“在估值的行为中通常涉及一些错误。最常见的错误是投资者很有可能没有认识到,所谓的根本价值不是真的独立的估价行为。例如每股收益增长可以通过收购产生,也可以是在国际贷款热潮中产生的,因为银行的贷款活动有助于提高债务比率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使得公司的每股收益有所上升。”

让反思评价和反馈机制研究成为你探寻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吧,这将能够使你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行。不仅这能够让你发现好的交易机会,同时还能够让你明白到理论价格和真实价格之间的差距所在,有助于培养一个成熟的投资心态。

补充:行为金融理论概述

传统金融理论在以“理性人”和有效市场为其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发展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OPT)等一系列经典理论,它承袭了经济学“理性范式”的研究思路,取得了重大成功。

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它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研究。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家和实验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悖论,如“股权风险溢价难题”、“羊群效应”、“阿莱斯悖论”等。传统的“理性人”假定已经无法解释现实人的经济生活与行为,预期效用理论也遭到怀疑。虽然部分经济学家开始修补经典理论,修改效用函数、技术和市场信息结构等,但迄今为止没有满意的答案。行为金融理论的兴起突破了传统金融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从投资者的实际决策心理出发,对投资者行为进行了研究,并获得一定的成功。

有效市场理论及相对应的行为金融理论

EMH理论奠基于三个逐渐放松的假定之上。首先,投资者被认为是理性的,所以他们能对证券做出合理的价值评估;其次,在某种程度上某些投资者并非理性,但由于他们之间的证券交易是随机进行的,所以他们的非理性会相互抵消,所以证券价格并不会受到影响;最后,在某些情况下,非理性的投资者会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他们在市场中会遇到理性的套利者,后者会消除前者对价格的影响。

EMH理论的三个逐渐放松的假定在迎接行为金融学的挑战时构筑了三道防线,当行为金融学突破前两道防线进而触及第三道防线时,EMH理论以“套利是保持市场有效性的关键力量”的命题驻守,行为金融学质疑套利对于维持市场有效性的能力,“有限套利”的概念得以提出。

第一道防线

EMH理论:投资者是理性的,他们能确定出每种证券的的基本价值(fundamental value),即证券未来的现金收入流量(cash flow)经风险折合调整后的净现值。当信息发生变化时,投资者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使证券价格随新的现金收入流量净现值变动调整到相应水平。行为金融学:将一般大众特别是投资者假定为一直是完全理性是令人难以信服的。许多投资者经常依据“噪音(noise)(费舍尔.布莱克Fisher Black,1986)”而非相关的信息做出买卖决策。他们易受金融专家建议的左右,不会分散投资,经常自以为是地进行买卖并且频繁地变换手中的证券组合,并非像有效市场理论认定的那样,作为一般的信息缺乏者,采取被动的交易策略。

第二道防线

EMH理论:在很多情况下,尽管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市场仍然是有效的,因为非理性投资者在市场中的交易是随机进行的。当这种类型的投资者大量存在且他们的交易策略相互独立时,他们之间的交易很可能会相互抵消掉他们的错误。在这种市场中,尽管非理性投资者相互之间的交易量非常大,但证券价格却一直保持在基本价值附近。

行为金融学:人们并不只是偶然偏离理性,而是经常以同样方式偏离。入市不深的投资者在多数情况下是按照自己的投资理念来买卖股票,他们的买卖行为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他们之间的交易也并非随机进行,而是在大致相同的时间,大家都去买或卖相同的股票。

更为重要的是,个人投资者并非唯一在投资策略方面不符合理性要求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绝大部分资金是由代表个人和公司理财的养老基金和共同基金的职业管理人来掌管。这些管理人员也是普通人,影响个人投资者的偏见同样会影响他们。

第三道防线

EMH理论:即使投资者的交易策略是相关的,市场有效的结论仍能成立。如果有一种证券的价格由于被入市不深或非理性的投资者相互关联的抢购“哄抬”已经超过基本价值,聪明的投资者或套利者将卖出甚至卖空这种高价证券,同时买进本质相似的其他证券进行风险对冲。

如果能找到这种可替换的证券,套利者又能对之进行买卖,高估(overprice)的证券价格便会回复到基本价值。更进一步讲,由于非理性投资者买进价格高估的证券而放弃价格低估的证券,他们所获收益要低于其他采用被动策略的投资者(passive investor)或套利者。相对于他们的同类来讲,缺乏理性的投资者总在亏钱(lose money)。随着财产一天天减少,他们最终会从市场中消失。

行为金融学:套利是有限的,套利对价格回复到基本价值水平仅发挥有限的作用。

套利是有限的

套利受市场不能提供完全替代品的限制:

套利机制的作用是否有效的关键是要找到能完成套利的证券替代品。为了回避风险,套利者在卖出或卖空(SellShort)价格高估的证券的同时,必须能买进同样或相似且价格没有高估的替代证券。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市场并不能提供这种合适的替代证券,大量的证券没有替代组合,所以即使由于某种原因证券的价格出现偏差,套利者也无法进行无风险的对冲交易。

而且,即使在本质上可以完全替代的证券,比如说,在任何条件下都支付同样红利收益的两种证券,按照套利者以一种证券可以毫不保留地转化为另一种证券的要求,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替代。

套利受噪音交易者风险的限制

当噪音交易者造成证券价格偏差后,套利者是否能消除这种偏差,还要看他们有无能力击败噪音交易者。由于噪音交易者心态的变化不可预期,所以一种风险就可能存在:如果噪音交易者对某种证券的前景缺乏信心,证券的价格已经被压低到低于基本价值,套利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之前就不得不考虑到,在不久的将来,噪音交易者可能会由于更悲观而使价格进一步走低。

如果套利者在价格回到正常以前必须平仓,他不可避免地要遭受损失。套利者如果对此心存疑虑,他在开始选择套利头寸的大小时就会受到限制。同样,如果在噪音交易者强烈看好后市,价格上涨,套利者卖空资产时也必须考虑到:噪音交易者明天可能会更加乐观,价格会进一步走高。有鉴于此,套利者就必须为应付将来回补他的仓位时面临的风险留足流动性头寸。

套利受时间的限制

时间跨度越长,套利者越主动,越有可能把资产的价格保持在基本价值附近,市场也就越有效率。相对于噪音交易者的错误估价来说,套利者持有证券的时间如果长于前者维持错误心态的时间,市场还可以在套利者的控制之下,如果短于这一时间,套利者将受制于噪音交易者的错误。

套利受出资人的限制

套利者所用的资本金并非完全是自有资金。更为普遍的现象是,套利由少数具有高超专业技能的职业投资家吸收外部资本而以其专业知识进行管理。这种出资与管理相分离的模式便引发了委托代理问题。作为出资人,他们不可能去了解套利者的具体操作思路与过程,他只能根据套利者过去的收益情况来理性选择投资还好是撤资。如果业绩不佳,套利者的资金来源就可能受到限制,甚至还会面临被撤资的危险。但当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也就是获利机会最好的时候,套利者的资金却受到最严格的限制,因为这时正是其经营业绩最差的时候,而出资人只看到目前暂时的浮亏,而拒绝进一步出资甚至反而撤资,根本不管这时其实是套利者最佳的套利机会。由于套利者预见到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其在一开始就会减小对价格偏差证券的攻击力度。

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效应

大量的实证研究已经确认了两类普遍存在的现象: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和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是指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一般是三到十二个月),证券价格对关于公司盈利公告之类的消息反应迟钝。如果是利好消息,在最初作出同向反应后还会逐渐上移至应有水平;如果是利空消息,在最初作出逆向反应后还会逐渐下移至应有水平。而反应过度是指在三到五年的较长的时间间隔内,证券价格会对一直指向同一方向的信息有强烈的过头反应。已有长期利好消息的证券往往会被价格高估,相反利空消息不断的证券往往会被价格低估,但最终价格都会回到平均价值上。

针对上述现象,学者们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至今仍然很有争议。其中一种解释就是认为是投资者心理的影响,学者们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投资者行为模型,对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模型分别是BSV模型、DHS模型和HS模型。

(一)BSV模型(Barberis,Shleffer,andVishny,1998)

BSV模型认为,人们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两种错误范式:其一是选择性偏差(representativebias),即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数据的变化模式,而对产生这些数据的总体特征重视不够,这种偏差导致股价对收益变化的反映不足(under-reaction)。另一种是保守性偏差(conservation),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自己的预测模型,导致股价过度反应(over-reaction)。BSV模型是从这两种偏差出发,解释投资者决策模型如何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变化偏离效率市场假说的。

(二)DHS模型(Daniel,HirsheiferandSubramanyam,1998)

该模型将投资者分为有信息和无信息两类。无信息的投资者不存在判断偏差,有信息的投资者存在着过度自信和有偏的自我归因(serf-contribution)。过度自信导致投资者夸大自己对股票价值判断的准确性;有偏的自我归因则使他们低估关于股票价值的公开信号。

随着公共信息最终战胜行为偏差,对个人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对公共信息的反应不足,就会导致股票回报的短期连续性和长期反转。所以Fama(1998)认为DHS模型和BSV模型虽然建立在不同的行为前提基础上,但二者的结论是相似的。

(三)HS模型(HongandStein,1999)又称统一理论模型(unifiedtheorymodel)

统一理论模型区别于BSV和DHS模型之处在于:它把研究重点放在不同作用者的作用机制上,而不是作用者的认知偏差方面。该模型把作用者分为“观察消息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类。观察消息者根据获得的关于未来价值的信息进行预测,其局限是完全不依赖于当前或过去的价格;“动量交易者”则完全依赖于过去的价格变化,其局限是他们的预测必须是过去价格历史的简单函数,在上述假设下,该模型将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统一归结为关于基本价值信息的逐渐扩散,而不包括其他的对投资者情感刺激和流动性交易的需要。模型认为最初由于“观察消息者”对私人信息反应不足的倾向,使得“动量交易者”力图通过套期策略来利用这一点,而这样做的结果恰好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反应。

我们可以选择的交易策略

正反馈交易策略

投资过程反应了投资者的心理过程,由于认知偏差、情绪偏差等各种偏差的存在,最终导致不同资产的定价偏差,而资产定价偏差就会反过来影响投资者对这种资产的认识与判断,这一过程就是“反馈机制”(feed-back)。利用反馈机制制定交易策略就是正反馈交易策略(positivefeedbackstrategy)。简单的说,就是指人们在价格升高时买进,价格下跌时卖出。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追涨杀跌。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价格包含了所有的信息,这样投资者根据过去价格做投资策略是不理性的行为。因此,根据有效市场假说,正反馈交易行为是不理性的。对于广泛存在的正反馈策略现象,行为金融学给出了以下一些解释。

(一)一些投资者认为,市场参与者完全消化新信息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市场价格完全包含所有信息也需要一段时间,消息灵通者就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获利。

(二)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反馈机制是建立在自适应预期基础上的,即发生反馈是由于过去的价格上涨产生了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或由于价格的上涨使投资者的信心增加。价格持续上涨会刺激投资者的乐观情绪,而价格下跌则会加重他们的悲观情绪。

(三)羊群行为。价格持续上涨或下跌有时会导致大量投资者的买入或卖出,这种现象可能归因于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由于搜寻的信息的成本属性使得投资者投资决策时不可能根据所有信息,只能是搜寻到自认为适合的时候就作出决策。当价格持续上涨时,若市场上一部分人认为是好的投资机会,那他们就会进入,而另外一部分人看见这些人进入会认为他们可能有新信息,加上搜寻信息的成本会使得他们在信息很少时仅仅以来别人的投资行为就决定进入,这样就形成了羊群效应,最后导致价格的偏离。

(四)套利者的炒作。一些消息灵通的套利者会在重仓持有资产后大肆炒作,并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噪音交易者的需求,影响人们对价格的预期。

(五)制度因素。一些人认为一些制度因素导致了人们在价格上涨时大量买入和价格下跌时大量卖出的现象。例如,规定价格上下限、强制平仓制度、对购买证券组合的买者提供保险等。

正反馈交易策略可能对一些投资者来说是理性的行为,但在市场势力操纵或是羊群行为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价格泡沫,影响价格的稳定和市场的稳定,严重时还会影响国家的稳定。历史上价格泡沫事件是很多的,著名的有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热潮、18世纪的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英国第一次铁路风潮以及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市泡沫等。这些泡沫事件破灭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不仅给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而且往往给政治也造成强烈的负面效应。

成本平均策略

在金融市场上广为人知的投资策略是“低买高卖”,它是个简单的概念,但实际运用却很困难,因为时机的把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成本平均策略忽视对于市场时机的把握,它可以帮助投资者避免在股市高涨时投资过多,而在股市走低时投资过少。

成本平均策略就是每一期都投资一个固定的金额,即投资总额的平均数,而不考虑市场的波动状况。具体含义见下表:假设你计划每年投资2400美元,为降低购买时刻股价高启的风险,你决定每一季度投资600美元。在价格走高时,每一固定金额只能买得较少股份的股票;而在低位时,能得到较多股份的股票。这一连续型投资策略,能够平滑股市的波动对投资者的影响。

成本平均策略有以下几种优点:一、鼓励投资者坚持其投资计划;二、消除投资者对市场正常性波动的不必要的担忧;三、使投资者具备不断在市场投资的能力从而不会错过有利的投资机会。虽然,成本平均策略消除了投资时对时机的猜度,但它并不能提供一定可获利的保证,也无法避免在市场普遍走低时的损失的发生。

短期动量交易策略与长期反转交易策略

(一)DeBondt和Thaler最初提出的反向交易策略。他们将公司股票按照股价表现进行分类,将前3年内股票累积收益排在前几位的公司构造成为“赢者组合”,将同一时期内累积收益排在最末几位的公司构造成“输者组合”,然后在1933至1985年这段时间内比较“输者组合”与“赢者组合”在构造后5年内的收益,结果发现“输者组合”在形成期后表现出很高的收益,而“赢者组合”则表现出较低的收益。

由此形成的反转策略认为,买入过去的“输者组合”,卖出过去的“赢者组合”,这种方法每年可获得大约8%的超常收益(DeBondtandThaler,1985)。尽管这个发现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但是这种超常收益的源泉却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这个超常收益可能是幻觉,是方法和度量误差的产物(Merton,1987);也有学者认为,这个超常收益可能是真实的,但是它是随时间变化的风险的理性补偿(Fama,1991);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这个超常收益来自于投资者的反应过度(DeBondtandThaler,1985)。

(二)Jegadeesh和Titman提出了动量交易策略。他们实证证明,美国股市上确实存在动量利润,而非数据采样偏差、系统性风险或股价对基本因素的延迟反应所致。他们通过对美国股票市场收益情况的考察发现,个股的价格走势在过去3-12个月内的价格趋向于在今后的6个月内表现出相同方向的走势(短期连续性)。由此形成的动量交易策略认为,买入前期有高收益的股票,同时卖出前面同期较低收益的股票,能够获得超常收益。关于这种策略的大量研究表明:一、价格的动量交易策略是有利可图的(动量利润是存在的)。二、这种超常收益与价格对企业收入突变的缓慢调整相关。三、分析师们的盈利预测是缓慢调整的。这些特点表明市场对信息(特别是公司收入信息)是反应不足的。

(三)Rouwenhorst选取了1980-1995年12个欧洲国家的股票市场作为样本对象,通过研究国际市场上的分散投资组合的收益发现,过去的赢者组合比输者组合的月收益率高出约1%,由此得出动量交易策略同样适用于国际市场。

(四)行为模型认为反应不足导致股票收益的短期连续性和反应过度导致长期反转。HS(HarrisHong,JeremyC.Stein,1997)提出了一个两类有限理性行为人的市场模型“消息观察者”和“动量交易者”。两种有限理性投资者,都只能“处理”所有公开信息中的一个子集。消息观察者基于他们私自观测到的关于未来基本情况的信号来做出预测。他们的局限性是他们不能根据当前和过去价格的信息进行预测。

动量交易者正好相反,他们可以根据过去价格变化做出预测,但是他们的预测是过去价格的简单函数。HS模型把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归结统一为消息的逐渐扩散。信息在投资者当中逐步扩散,价格在短期内存在反应不足。这种反应不足意味着动量交易者可以从“追涨杀跌”中渔利。

七种操作最容易错失牛股

随便抓一个小散,问他买过啥大牛股,估计90%概率得到的答案都是:咳,别提了!我也曾经在价位买过,可惜没抱住,在价位就被庄家洗出来了,虽然赚了8%,但要是抱到现在,简直发了!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在历史的地板上或中段平台中错杀曾经拥有的大牛呢?

1、小富即安

我已经赚了不少了,大盘不好,赚点钱不容易,俺其他的股都套着呢。这股看起来图形像个头部,不知啥时候庄家会出货就会暴跌呢,还是落袋为安吧,再说舱位也太重了,下跌趋势不能满仓。

常见结果:没买的相对低位的还在继续跌,卖掉了的获利的经过一段横盘调整又创新高。

2、见利忘义

大盘涨这股压根不涨,急死人。虽然闽发很多牛人都说这个股至少还有50%的空间,但这种走法不知猴年马月才启动;当初N选一,不幸选了这个烂股,要是买了那几个,早就%赚到手了!早一天觉悟早一天受益,卖掉!换股!

常见结果:一卖就启动,好像庄家就等着俺这200股卖给他似的。

3、移情别恋

我看上更好的暴牛了!这股涨得不够快,换成股估计N天就能赚N%,大不了回头再换回来,肯定合算的多!

常见结果:追高买进的股当天涨停,第二天高开5%,明天肯定还有更高,这次换股不错!怎么?出利空了?靠,跌停开盘,套住了!靠,卖掉的启动了!!!

4、波段套利

大盘涨了这么多,肯定要调整,至少是个短期头部,卖出做个差价!

常见结果:卖点还不错,套利空间也出来了,觉得还要跌点,等价位再补;看,大盘反弹了它还不动吧,没调整好呢;嗯?怎么一开盘就拉起来了?一点反应时间也不给俺啊。追不追呢?算了,再找一个吧。

5、错估形式

两根大阳了,肯定要调整的,先卖了再说。

常见结果:靠,还涨!真没天理!

6、技术交易

俺是根据技术指标来找买点和卖点的,没去分析它的基本面,搞不清会涨到多少,其实这个波段做得挺不错的。

常见结果:不用多说了吧。

7、恐惧心理

俺是中线投资者,虽然很多老大看好这个股,但也有很多牛人反对;这股市赢率本来就不低,去年业绩还下降了,看年报十大股东基金也减仓了,目前价位有高估嫌疑,俺还是卖出比较稳妥。

常见结果:反正散户做的决定都是错。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


财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