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熊市价差策略?熊市个股认购期权价差策略有哪些?
admin888
|什么是熊市价差策略?熊市个股认购期权价差策略有哪些?
熊市价差策略
牛市价差策略应用在中性偏多或者看多的市场里,那么在中性偏空或者看空的市场里,我们需要构建另一类策略,这就是熊市价差策略。同样的,熊市价差策略可以用个股认购期权来构建,也可以用个股认沽期权来构建,要求有同样的到期日,不同的行权价格。如果用个股认购期权构建,则要卖出较低行权价格的个股认购期权,买入较高行权价格的个股认购期权;如果用个股认活期权构建,则要卖出较低行权价格的个股认沽期权,买入较高行权价格的个股认沽期权。
用个股认沽期权构建的熊市价差策略会使交易者产生交易费用,因为高行权价格个股认沽期权比低行权价格个股认沽期权贵,这项交易要产生支出。而用个股认购期权构建的熊市价差策略会给交易者的账户带来初期的收益,因为高行权价格的个股认购期权比低行权价格的个股认购期权价值低。
(1)熊市个股认购期权价差策略
这是对个股后市看淡的策略。投资者对个股后市看淡,因此卖出一份个股认购期权,但又担心股价会升破个股期权行权价格而增加风险,为了对冲这种风险,又买入一份较高行权价格的个股认购期权。一旦股价突破较高的个股期权行权价格,该个股认购期权就会对冲掉卖出的个股认购期权的大部分风险。
虽然再买入一份个股认购期权,投资者所获得的权利金会减少,但是可以保护投资者免受较大风险。如果个股如期下跌,投资者最多可以得到净权利金;如果与预期相反,股价上涨,那么最大的损失为高个股期权行权价格 - 低个股期权行权价格 -净权利金。
投资者以低行权价格卖出的个股认购期权的权利金比高行权价格买入的个股认购期权的权利金高,投资者得到的权利金高于支出的权利金,因此使用这种策略,投资者有权利金收入,如表 5-9 所示。
如图 5-9 所示,熊市个股认购期权价差策略的构建方法是买入一份个股期权行权价格较高的个股认购期权,卖出一份相同到期日、个股期权行权价格较低的个股认购期权。
熊市个股认购期权垂直套利策略盈亏情况如下∶
①组建收益 =行权价格较低的个股认购期权的权利金-行权价格较高的个股认购期权的权利金。
②到期日最大收益 =净权利金。
③到期日最大损失 =较高的行权价格 -较低的行权价格- 净权利金。
④盈亏平衡点= 较低的行权价格+最大收益,或者较高的行权价格-最大损失。
(2)熊市个股认沽期权价差策略这也是对个股后市看淡的策略。当投资者对该个股不看好,但又认为不存在大跌的情况,最大的可能是弱势震荡整理时,考虑到较长时间的震荡整理对单独买入个股认沽期权不利,同时单独买入个股认沽期权的权利金也较高,这时可使用此策略。
在做出熊市价差策略时,投资者通常已经预测或者决定当个股市价跌到某个价位水平时,会将个股期权平仓获利,不需要该股进一步下跌而获得更大的获利机会。投资者以高行权价格买入个股认沽期权,以低行权价格卖出个股认沽期权,所支出的权利金高于收到的权利金,因此使用这种策略,投资者会有权利金支出。
如表 5-10 所示。
如图 5-10 所示,熊市个股认购期权价差策略的构建方法是买入一份个股期权行权价格较高的个股认沽期权,卖出一份相同到期日、个股期权行权价格较低的个股认沽期权。
熊市个股认沽期权垂直套利策略盈亏情况如下:
①组建成本 =行权价格较高的个股认活期权的权利金 -行权价格较低的个股认沽期权的权利金。
②到期日最大损失 = 组建成本。
③到期日最大收益= 较高的行权价格 -较低的行权价格 - 组建成本。
④盈亏平衡点 = 较低的行权价格- 组建成本。
例∶假设 A 公司股票的当前价格为 10.5 元,此时投资者付明以0.2元/股的价格卖出其对应的 1个月后到期,行权价格为 9 元的个股认沽期权(A),并以 0.6 元/股的价格买入相同到期日,行权价格为 10 元的该公司个股认沽期权(B )。
组建成本=买入期权的权利金 -卖出期权权利金 =0.6-0.2=0.4 元/股。
最大损失 = 组建成本 0.4 元 /股。
最大利润=较高的行权价格 -较低的行权价格-组建成本 =10-9-0.4=0.6元/股。
盈亏平衡点=较低的行权价格- 组建成本 =9-0.4=8.6 元 /股。
个股期权到期时,若 A 公司股票的收盘价是 8 元 / 股,则∶
期权 A损失∶ 9-8-0.2=0.8元/股;期权B获利∶ 10-8-0.6=1.4 元 / 股;
组合获利∶ 2-1-0.4=0.6元/ 股。
个股期权到期时,若 A 公司股票的收盘价是 11元/股,则∶期权 A获利∶ 0.2 元/股;期权 B损失∶ 0.6元/股;组合损失∶ 0.4元/股。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