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舆论来为大主力的意图和计划服务?
admin888
|如何利用舆论来为大主力的意图和计划服务?
利用舆论的误导
舆论是指各种为着不同目的的传播导向。古人所谓三人成虎就是指的这个道理。证券市场的舆论,来源极广,如各种沙龙、讲座、媒体及投资者之间相互进行的信息通报等。大主力同盟为在证券市场的利益竞争中获胜,十分关注对信息的收集和利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舆论来为大主力的意图和计划服务(其计划性操作有时具有灵活性,大主力在操作中经常也是顺势而为,借势而为)。
主力对舆论利用主要是分三个阶段:
(一)利用顶部舆论
顶部舆论常在顶部出货阶段使用。如1994 年9月2日上交所推出广东梅雁转到上海上市,当时大盘已从710.68点涨至863点,消息公布后,大主力同盟毫不理睬,9月5日大盘暴涨110点,收报940.61 点,以至当时股评人士也在媒体上宣称:“此事不是利空,原因是盘小影响力度有限。”连人们畏如猛虎的新股上市,大盘也能暴涨,大量的场外跟风盘纷纷涌人。9月6日大盘收报1004点,当时的股评认为:“中国股市由熊变牛,持股、捂筹是最好的投资策略。主力大集团资金的进入,股市扩容压力已明显减弱。”“1000点并非近期顶点,而可能是下一波主升浪的起点(9月13日)。”“大盘总体向上,换档上攻(9月12日)。”我们不去评价这些舆论与大主力同盟有无直接关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主力同盟利用了这些舆论,主要特征有:一是高位利空不空,使市场以为大盘将仍有可上升空间;二是大主力同盟采用拉动部分股票,出主流股票,盘中既有热门股走软的现象,也有部分股票涨幅惊人的走势。
(二)利用中部舆论
大主力利用中部舆论导向,往往是有意无意利用反方向的舆论导向,主要有两点:一是上升途中的回调,给市场一种行情已经结束的印象,盘面特征是上攻无量,板块联动极弱等;二是在下降途中的缩量平台整理,给市场以跌不下去的感觉。
大主力同盟在设定自己的行情计划时,常常是考虑了投资大众的心理,主要是跟风盘和中主力的思维和观念。由于跟风盘具有数量巨大,对盘面和信息处理有巨大的差别性的特点,这些就构成了大主力制定中部策略的基础。在顶部出逃之后,一般都是跌幅较深,大部分跟风盘被套。这时就有大胆的市场人士解释说,底在某某位置,反弹在某某位置。如1994年1月11日《上海证券报》称:“777点~750点为沪市长期底部区域,当时大多数大盘股价已相当低……无下跌空间。”在这些善良的单相思期望中,换来的是无情的事实,沪指从800点经过半年时间跌到了325点。原因在于大主力同盟和有远见的跟风盘及中主力完成了出货之后,就开始了漫长的做空行情。
中部舆论一般具有两种特性:
(1)反向性。即市场大部分人士一致看好时,主力就会反向操作,如1996年549点~739点行情中,不少市场人土都认为700点大关很难冲过,甚至有人断言700点以上的阻力极强,而主力大手笔推升至760点马上又有著名人士说760点是沪市长期大底,这时,主力就反手出货。
(2)动摇性。中部区位的大盘态势,就像战争年代中的红白两交界,时而可能被多方占领,时而会被空方占领。而多空双方角色是随股市波动经常进行互换的也就是说,中部的争夺,可能会有空方的大力打压,同时也有大主力同盟的“曲意逢迎”的市场心态。市场人士所反映出的观点,经常是如果满足某个条件,就涨,或者满足某一条件,就会趺,这就反映出市场的动摇性。
(3)测不准性。由于主力在行情的中部对盘势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思路运作,因而中部往往成为行情力度的重要反映,盘势及主流目标股则显得起伏不定,因而舆论一般会出现谨慎的特征。
(三)利用底部舆论
底部舆论一般以缩空为主,主要是主力通过大力营造悲观气氛,使大量的套牢盘在底部割肉,以吸纳廉价筹码。如1994年7月25日和7月26日两天沪市从354点涨至388点,投资者纷纷建仓。但是接着大盘放量下跌,市场上谣言四起,投资者再一次壮士断臂,抛出了底部筹码。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