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股市风险典型案例有哪些?
admin888
|中外股市风险典型案例有哪些?
中外股市风险典型案例简介
案例一:公众狂热与股市泡沫
公众狂热可以发生在许多不同的社会领域。在西方国家的历史上,炼金术和多次扫除巫婆的运动,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是公众狂热的一种表现。再如在荷兰,就曾有过著名的炒卖郁金香狂热。在经济领域,尤其是股票市场,公众狂热又有一个形象的名称,叫做"泡沫"。像泡沫一样,股市狂热会越涨越大,但它的基础也就变得越来越单薄,直至最后破裂。
公众狂热的一个基本原因是人类的从众心理。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其基本性中有很强的从众倾向。对于股票市场,如果其参与者的从众倾向越强,越易于为股市中一时一刻的情势所左右,越容易被人操纵。西方近代史上发生过几次著名的涉及证券市场的狂热现象。在 18世纪初,英法两国几乎同时发生了重大的公众狂热事件。当时西欧正处于资本主义初期。工业革命前夕,生产力的发展第一次使得许多人在满足生计之后还有所储蒿,新型的融资、信用手段正在逐渐形成,但公众对其的认识还很粗浅。在法国,狂热的中心点是密西西比公司。
该公司成立于1717年,拥有法国与其殖民地间贸易的特许权。基于其创立者约翰?劳先前的业绩和他与当时法国摄政王的密切关系,公众狂热地炒卖该公司的股票,股价在两年内上升了100 多倍。当约翰?劳宣布要发行新的股票时,人们又开始在他的门外驻扎住宿,日夜炒卖。法国全国上下,从贵族、哲学家到普通平民,很少有人没有卷入其中的。
但当"泡沫"最终破灭时,许多人赔去了终生积蓄或祖传的家产。几乎与此同时,英国也发生了重大的公众狂热,其中心是南海公司。英国的狂热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其狂热高潮还带动了许多其他公司,其中连一家声称"公司所筹措资金的目的有待于披露"的公司其股票也被一抢而光。
当泡沫破灭时,除许多人倾家荡产外,另一个重大后果就是公众对社会金融机构的信心受到严重损害,于是其后连真正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也难于筹资。这个情况在信用制度发展较迟的法国尤其严重,它将现代金融系统在法国的形成推迟了近百年。
案例二: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
股灾是指股价连续暴跌的一种现象,它对投资者的危害极大。一般认为,股指连续跌幅超过 20%上就是发生股灾了。股灾有轻重之分。一类称为大崩盘,对整个经济有连带破坏作用,属破坏性股灾;另一类股灾危害程度相对要小,属一般性股灾。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是最典型的破坏性股灾。这场股市暴跌之风起源于全美狂热地投资于股市梦想发财的风潮。
20年代中期,由于纽约股市节节上涨,从1928年开始,股市投机成为一种美国全国性的业余爱好。".……股市的狂热居然涌进了地铁的车厢里! 一个发疯的人愤怒地指责没有在每节车厢里装上电传打字电报机……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大牧场上,牛仔们通过接通电台的高音喇叭,一分钟一分钟地了解行情……这种疯狂的状况持续到1929年10月19日,股市开始下跌并有加剧的迹象。10 月24日,这场灾难性的暴风雨终于来临,在短短的 30分钟里,市场上160万股的股票被抛出。
到12时,大部分股价暴跌一半或 2/3,市值损失 60亿美元,并有两个银行家和一个经纪人因破产而自杀身亡。纽约股市的大扇盘导致银行系统的崩溃,引发了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这次纽约股市大崩盘,跌幅达90%上。之后用了整整 25年,股价才恢复到1929年的最高水平。1929年大股灾虽有投资大众心理过激的助推作用,但深层原因是银行资金大规模介入股市并放大信用,最终导致整个银行信用的崩溃。股市崩盘造成西方经济从1929年末至 1932 年一直在螺旋式下降,,5000万人失业,上千亿美元财富损失,饿殚遍野,生产倒退,使美国陷入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大危机,并导致了 30年代全球性的经济大萧条。
案例三:1987年的黑色星期
一般性股灾危害较轻,跌幅在 30%右,用一两年的时间就可恢复。这一类股灾较突出的例子是 1987年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
这次股灾实际上是世界经济不平衡所带来的全球性股灾。当时,美国经济消费大于生产,而欧共体、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区则表现为生产过剩,贸易盈余增大。同时,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因各种原因而难以达成,如美国曾要求西德政府调低利率,西德反而提高利率,使法兰克福成为第一家暴跌的股市。当1987年10月 14日,美国宣布贸易赤字比预期高出15 亿美元,使投资者对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及控制过度消费的能力失去信心,抛盘陡增。在股市下跌过程中,计算机程序自动卖盘起了助跌的作用,使10月19日(黑色垦期一)发生恐慌性抛售,道琼斯指数一日暴跌 508点,跌幅达 23%一周累计跌幅达 31%市值损失1万亿元。美国股市的暴跌引发全球股市下跌,最后导致主要工业出口国的经济衰退。
在这场血光之灾中,无论是腰缠万贯的巨富,还是手持血汗股的普通股民,都在劫难逃。纽约银行家贝特曼是一家金融机构的副总裁,当他确知自己即使赔上整个家产也无法偿还股票买卖的亏损时,便纵身从一幢 32 层的高楼上跳下。10月26日,一个叫凯恩的美国人,因股价暴跌而绝望,竟开枪打死证券公司副总经理和经纪人各一名,然后自己也饮弹自尽。
案例四∶中国橡皮股票风潮
中国最早的一次股灾发生在1910年7月的上海,即被后人称为清末两大金融风潮之一的橡皮风潮。橡皮,是当时上海市民对橡胶的称呼。经营橡皮的公司发行的股票称为橡皮股票。20 世纪初,新型橡胶业崛起于南洋一带,不少橡胶种植园短时期内发了大财。一些在上海混迹的外资银行和外国投机商人乘机组织一些空头橡皮公司.发行橡皮股票诈骗钱财。这些骗人的公司基本都属子虚乌有,最多也不过是在南洋某处找一块空地就开始在上海招股验钱。在这次风潮中,最具欺骗性也最具影响的要推1903年英商麦边设立的"兰格志拓植公司"。
这家公司6年内一直没有什么业务,1909年借世界生胶价格猛涨之机,麦边捏造事实,大作广告,并吹嘘每季给以股息,借机抬高股价。汇丰等外资银行也相继仿效,先后组织新的橡皮公司,广募股份,并暗中设法掀抬股票价格。当时,票面 100荷兰盾(约60两白银)的兰格志公司的股票价格竞被哄抬到近 1000 两白银,超过股票面额十六七倍。
清末著名小说作家陆士谔在《最近上海秘密史》中对此有生动描述;"橡皮股价一天天飞涨起来,从十多两涨到几十两、一百多两、几百两。一天有五六个行情,时时涨,刻刻涨,有着股票比掘藏畚金还要快活……"当时上海滩一些极有势力的财阀和买办也身不由己地卷进了这一疯狂的旋涡,先后成了橡皮股票的大买主。橡皮股票最后的结局是;麦边携款潜逃,股票一落千文,形同废纸。
上海金融市场损失高达 100 多万两白银。卷入这场风潮中的正元、谦余和兆康等 10余家钱庄在四五天之内相继倒闭。随即出现了商人破产、工厂停业、工人罢工、市面萧条的局面。数月群众性的狂热演变成为一次影响深远的股灾。
洋行大班们从这次橡皮股票狂潮中,诈骗去的银两约有 2000 万两,给整个上海经济带来的损失无法估计。在以后的近百年时间内,类似的狂热不止一次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事件中表现出来,把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和老百姓一次又一次地推向更为悲惨的境地。
案例五∶香港股市的三次暴跌
70年代的香港证券经纪业远远不如今日这般专业化,证券交易所的迅速扩大带来了许多麻烦,证券市场大繁荣后接踵而至的是 1973年至 1974年的第一次暴跌。这次股市暴跌的导火线是一些公司的伪造股票被发现,后又有当局要征收股票交易所得税的传闻,以及银行头寸拮据紧缩信贷,还有 1974年的石油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等。结果,恒生指数在6周内猛跌 50%这次暴跌对实业界和公众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教训,公众在投资以前开始注意信息,调查研究成了香港证券经济业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次暴跌是1981年至 1982年,当时由于世界经济衰退,房地产市场萧条,港货出口减少以及 1997年香港回归向题已提出。又一次引起香港股市的暴跌。这一年还发生了有名的佳宁死亡案件。就其严重的后果和卷入的众多人数,该案可以说是香港立法史上死费最大的案件。实际上人们很难确定究章是佳宁的死亡引起了80年代初期的股市暴跌,还是 80年代初期的股市暴跌导致佳宁的死亡。
第三次大暴跌是1987年 10月。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公布后,人心渐趋安定,股票价格上升,恒生指数升至 1200 点。1985年以后,流入股市的资金增多,恒生指数节节上升,1987年10月1日曾接近 4000 点。当时的升幅及成交量均打破历史纪录,而股市的投机风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不幸在海外般市暴跌的连锁反应之下,香港股市出现暴跌,跌幅超过纽约市场。
案例六∶日本股市危机
80年代中叶开始,日本为对付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刺激本国出口经济回升,从 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短短一年间,连续5次调低贴现率,致使庞大的过剩资本流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寻求高回报率。另一方面,为防止外国资本染指国内企业,片面提高法人持股比率,促使股价上涨。此外,受良好的市场预期影响,个人投资者人数急剧增长,1987年末已达到 200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与些同时,炒买炒卖土地的现象十分严重,拥有大片土地的企业自然身价倍增。这些公司的股票成为股市隐升的领头羊。
日经平均指数持续上升,即使在席卷全球的 1987年西方股市大风纂中,仅作微挫后便率先复苏,并于 1989年底最后一个交易日高收于 38915点。由于政府感受到经济过热的压力,早在 1989年5月已开始紧急刹车实施金融紧缩政策,提高贴现率。1990年4月政府又对房地产业进行严厉限制,使地价迅速回落,股价也应声而落,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不可遏制的暴跌突如其来地出现了。
1990年10月日经 225 种股票平均指数跌破 20000点;1992年4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日经指数跌破 17000 点心理大关;8 月 18 日再创下14309点新低,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前的水平。自此,日本持续数年的"牛市"宣告结束。日本股市暴跌以后,国际经济学界把 80年代末期由股市狂热造成的虚假的经济增长称为典型的泡沫经济。
此次日本股市遭受的空前灾难,教训可谓良多。首先,日本政府在经济上急功近利,放松和紧缩政策实施得过分突然,忽略了国内庞大的投机性资金对股市造成的冲击。其次,东京证交所虽作为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但其股票市值仅为债市的 18.17%远低于其他规模证交所的比例,-旦金融政策松弛,很容易引发投机。第三,对证券中介机构监管不严。第四,对同样会引发投机的房地产市场缺乏关注和调节,导致由房地产市场过度投机而引发股市的灾难。第五,对法人大额投资资本管理不力,致使市场操纵在少数法人手中,最终走向失控的境地。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