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剪刀"是如何"剪"出均衡价格的?
admin888
|马歇尔"剪刀"是如何"剪"出均衡价格的?
马歇尔"剪刀"是如何"剪"出均衡价格的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 1890 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这被称为一部划时代的著作。马歇尔指出"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同时起作用,就像剪刀的两翼",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剪刀"。鲜为人知的是,最先画出需求曲线的人是法国数学家、经济学家安东尼?古诺,他首先将数学和几何学应用到经济学中,并在 1838 年出版的《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研究》中首次提出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因而开创了数理经济学。
既然这样,古诺为什么没有大红大紫呢?一个原因是他的思想太超前,经济学家们都还不懂得数学呢,直至马歇尔出现;另?个原因是他并不是站在当时经济学的学术制高点??英国,这就好比我这本书写得再好也不会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因为我不是北大的教授,也不是芝加哥大学的博士。但图形工具也带来了很大麻烦,那就是很多人误以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现实存在并可以被观察得到的,我在上一节已经对这两支曲线的本质进行了详细论述。
在展开动态均衡过程的论述之前,我想先解答一个基本问题??均衡状态具体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个问题又可以形象地表述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组成的"剪刀" 是如何剪出均衡价格的呢?鉴于供求模型是经济学进行价格分析的最重要最根本模型,这个问题似乎应当是人所共知的,但事实上很多职业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相当模糊的。香港大学的张五常教授在《经济解释》中说到,他将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即需求定律)看作公理,既然是公理,那么对张五常教授而言也就是无须证明也不能证明的了。
事实上,要证明的确不易,证明如下∶
(1) 对消费者而言,消费品随着消费数量增加其边际效用递减,在效用最大化目标下,对一个消费者而言,他消费的所有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率必然相等(简称效价比,生活中我们经常称之为性价比),否则消费者可以减少低效价比商品的消费金额(这样,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和效价比都会上升),并等额地增加高效价比商品的消费金额(这样,该商品的边际效用和效价比都会下降),直至所有商品的效价比相等时停止调整。由于调整过程中的每一时点增加消费的商品的效价比都高于减少消费的商品的效价比,所以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提高了。因此,对这个消费者而言,所有消费商品的效价比相等才能达到稳定状态(无法再优化的状态)。
(2)进一步地,假设只有 A 和 B 两种商品,初始状态时(即稳定状态)两种商品的效价比相等(前面已经证明),当 A 商品价格上涨而 B 商品价格不变时,如果消费数量不变,那么 A 商品的效价比低于B 商品。现在减少A 商品的消费金额,这样A 商品的边际效用和效价比都会上升,同时等额地增加 B 商品的消费金额,这样B 商品的边际效用和效价比都会下降,直至两种商品的效价比相等时停止调整过程。由于调整过程中的每?时点 B 商品的效价比都高于A 商品,所以增加的 B 商品的效用必然大于减少的 A 商品的效用,这样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增加了。
(3)更一般地,在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后,可以通过减少这种商品的消费金额,并等额地增加其他商品的消费金额的方法优化总效用。因此,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上涨,其需求数量就下降(因为消费金额越小),从而使得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对于投资性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商品资产)而言,需求曲线同样向右下倾斜,但证明原理完全不同,因为资产不受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约束,下文会给出具体证明。
2013 年,张五常教授又在一篇博文中写道∶ 他至今依然不明白马歇尔的"剪刀"是如何"剪"的。这可能是他老人家谦虚,但从《经济解释》中他没有给出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证明这一点看来,张五常教授可能是真谦虚。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巴菲特毕业干此)的米什金教授在他的《货币金融学》中也没有说清楚这个问题,每当遇到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个关键点时,米什金的论述都较为含混且有失偏颇,如关于长期汇率的决定等。在?部关于次贷危机的奥斯卡获奖纪录片中,米什金面对记者咄咄逼人的提问时表示,他在风云色变的 2008 年初辞去美联储理事会委员一职的理由是要修改他的一部教材,猜想这部"如此重要"的教材很可能就是这部《货币金融学》了。抛开米什金在当时落荒而逃的狼狈样不说,这部作品确实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
在作为价格理论之根本的供求模型上,不能用任何理由掩饰逻辑证明的缺位,否则整个理论大厦便没有了根基。其实要说明"剪刀" 如何"剪"出均衡价格并不复杂,关键就在于"竞争"这一市场机制。证明如下∶前面已经证明消费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价格越高,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越少(关于"投资性资产的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证明会在下文给出);而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价格越高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数量越多(证明与前者类似,基本原理是投入
资源的边际报酬递减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能忽略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其他商品价格不变)。假设某种商品当前的市场价格足够高,使得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量大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为了将多出的产品卖出去,生产者之间将会展开竞争,竞争的输赢取决于是否迎合消费者的要求。消费者的要求是什么呢?就是低价。
因此生产者之间的竞争过程就是不断降低报价,随着价格下跌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下降而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上升,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直到价格降低至这样一个水平,这时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量等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价格趋于静止,这个价格就是均衡价格,这时候的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同理,假设开始时期的市场价格足够低,使得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大于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量。为 了确保自已能获得产品。消费者之间将会展开竞争。竞争的输赢取决于是否迎合生产者的要求,生产者的要求又是什么呢?就是更高的价格,因此消费者之间的竞争过程就是不断提高报价,随着价格上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下降而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量上升,两者之间的差距缩小,直到价格提高到这样一个水平,这时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量等于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价格趋于静止,这个价格就是均衡价格,这时候的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打个比方,在一场土地拍卖会中,土地只有一块,但竞拍的开发商有十家,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因此作为需求方的开发商展开竞争,他们提高报价以迎合出让方的要求。这就是中国的地价会如此之高的其中?个原因,即政府可以控制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它自己是唯一的(或主要的)拍卖者,从而使得需求方展开竞争提高价格,文种情景就是商人们梦寐以求的独市生意。血在市场化的环境下,拍卖者有多个,这样供给方的竞争才有可能形成,只有需求方的竞争而没有供给方的竞争不是真正的市场化。
所以竞争机制是供求模型运转起来的动力,也是"剪刀""剪"出均衡价格的关键所在。竞争背后的深层动力是需求方或供给方的意愿,当某一方的意愿更强烈时,那么该方内部就会出现竞争。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不过是这种主观意愿的图形表述,并不是现实存在的曲线,在供求模型中,真正在现实中出现的仅仅是这两条曲线相交的均衡点,以及由这些均衡点所构成的轨迹线,这是理解供求模型的基础,再强调也不为过。
牛市通网是一个牛股推荐网与低风险投资知识网,可以在线联系客服领取牛股。牛市通网从权威的投资专家、金融分析师等投资信息中挑选优质的文章进行发布。牛市通网主要为投资者提供股票知识、股票观点、股票分析和明智金融投资讨论等信息。